網路拜拜-“我靠重慶”不能單純理解爲網路流行語
自6月以來,重慶多條線路的公交車網路拜拜身上出現了“重慶42℃,利川24℃”、“我靠重慶,涼城利川”、“熱!到利川涼快去!”等廣告語,推介利川旅遊資源。沒想到,一個“靠”字被人賦予了網絡詞語的含義。網友發表不同看法,利川市旅遊局負責人解讀真正意圖。
從旅遊局長的解釋來看“我靠重慶”中的“靠”爲依靠的意思,確實沒有罵意,對這點是深信不疑,如果含有罵意的廣告語,不但起不到宣傳的目的,還會惹來無窮的麻煩,這也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至于也不是用來炒作的,這點就值得商榷了,“我靠重慶”中的“我靠”和網絡流行語“我靠”畢竟一模一樣,這樣肯定會造成人們的曲解、誤讀,甚至惹來爭議,而在廣告制作時相關人員應該考慮到了,就像旅遊局長說的,不管廣告效果如何,利川反正被人們記住了,難免有炒作的嫌疑。
大家都知道漢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漢字,一字多意、一詞多意,一個字或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意思,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這也使剛接觸漢語的老外們摸不著頭腦。“靠”本是個動詞,比如依靠、可靠、靠得住等等,有信任和托付的意思,多爲褒義;比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裏面的“靠”主要是依靠的意思,不褒不貶爲中性詞;比如“靠山”中的“靠”主要指依附、憑借某人的勢力等等,這裏面的“靠”多爲貶義。
可見光一個“靠”字在不同的語境中,就有褒義、中性、貶義三種詞性。而在現實生活中,有關“靠”字的宣傳語或廣告語也很多,比如我們也經常說,“我靠大家才取得了好成績”、“城市環衛靠大家”、“靠這靠那不如靠自己”等等,這裏面的“靠”雖然動詞,但也含有褒義的成份在裏面。所以“我靠重慶”中“我靠”不能單純的理解爲貶義的網絡流行語,它也含有褒義的成份。
“我靠重慶”被人們曲解成網絡流行語引起爭議,也反應出當下人們形成的慣性思維。雖然明知“我靠”粗鄙、不雅,但還是當作口頭禅來喊,喊習慣了,網路流行語“我靠”在腦海裏形成思維定勢,但凡那裏出現“我靠”不管三七二十一,死拉硬套非要給套上網絡流行語“我靠”的枷鎖。然後還要口誅筆伐……
“我靠重慶”中的“我靠”和網絡流行語“我靠”雖然一模一樣,但是我們遇事要理性分析、區別對待、不要以偏概全全盤否定。否則我們就犯了教條的錯誤,這樣不但有失公允、也不利于我們的進步。
“我靠”是這兩三年出現的網絡流行語,無厘頭的語言,表示發泄不滿、驚奇,以及無所謂的口氣,有一種猜測認爲“我靠”最初可能出自周星馳所演的《大話西遊》。“我靠”多流行于青少年及大學生群體中,你靠我也靠最後大家都開始靠,群而群效,“我靠”很容易就被青少年和大學生群體接受了。周圍的人都說“我靠”,如果自己不說感覺好像很難融入這個群體,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靠”會慢慢地淡出,網絡流行語中的“我靠”畢竟爲貶義,實爲不雅、而且還有點粗鄙。
“我靠重慶”中的這個“我靠”究竟該怎樣理解,又有什麽的寓意?利川市旅遊局局長孫福民介紹說有四方面考慮,一是利川與重慶地理位置相近,“緊靠”重慶;二是利川主要的經濟流向在重慶,依托重慶、融入重慶、發展利川是利川市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三是重慶是利川重要的客源地,利川旅遊發展需要依靠重慶客源;四是利川與重慶的緊密合作關系,先後與重慶市的奉節等周邊市縣達成聯合宣傳推介意向協議等。因此,這兩個字絕沒有罵意,也不是用來炒作。
網路拜拜, 升降椅,玻璃纖維,婚紗攝影,生巧克力
- Jul 10 Tue 2012 10:11
網路拜拜-“我靠重慶”不能單純理解爲網路流行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