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心袋-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讓買菜變成享受
走進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幹淨、背心袋整潔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設施條件一流,服務態度好,買菜不是一種任務,而變成了一種享受。”靖江街道村民朱水慶說道。聽起來似乎有些誇張,但經過一番實地采訪了解,記者也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于1997年投資1100余萬元易地建造,占地面積12000余平方米。目前市場有各類經營戶400多戶,日上市人數達5000余人次,2011年總成交額達1億多元,爲振興靖江經濟,發展第三産業,擴大商品流通,促進集市發展做出了貢獻。
信息化架起心中的“價格秤”
在信息化時代,農貿市場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輕而易舉就能找到答案。
“冬筍24元/公斤、菠菜4元/公斤、精
肉30元/公斤……”在市場的顯眼位置,當日商品參考價格和當日食品檢測結果等信息被一一公示在市場內的10㎡電子顯示大屏上。來自靖江街道黎明社區的居民朱關才拎著空空的菜籃子,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認真地查看著當天的參考菜價。
朱關才笑著告訴記者:“每次來這兒買菜,心裏總覺得特別踏實。這塊大屏幕就像一杆價格秤,買之前先瞧一瞧,做到心中有數,買菜的時候就不怕被宰了。”
不過,每天關注電子大屏幕的“馬大嫂”可不止朱關才一個。“去年,大屏幕上肉價一欄裏少了一個‘公斤’的‘公’字,眼尖的消費者立即就跟市場工作人員反映了情況,我們馬上進行了改正。”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辦公室主任王永軍說,“可別小看了這麽一個字,少了它價格就翻了一倍。”
硬件投入確保食品安全
買得安心,最重要的還是吃得放心。2009年,市場投入4萬余元,在商品檢
測室裏新添了一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對上市食品進行抽樣檢測,每天不少于20批次,並配備通過專職培訓的檢測人員,爲市民的“菜籃子”撐起了“保護傘”。
據檢測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早晨6點多他們就開始對食品進行抽檢,以青菜、四季豆、豆芽菜等蔬菜爲主,尤其針對那些大批量流入食堂、學校、機場等地方的食品。
“前兩天,我們剛剛抽檢出一批重量爲3。4公斤的黃豆芽不合格,裏面含有二氧化硫,就立即通知經營戶,並督促她現場銷毀。”王永軍說,“自從有了這個檢測儀後,經營戶都主動上門要求檢測,食品安全意識大大提高,也讓村民吃上了放心菜。”
一串數據就證明這項投入給消費者食品安全帶來了顯著成效:據悉,去年市場共檢測上市食品6380批次、不合格97批次、計242。78公斤,監督銷毀,並會同工商等有關部門查處違禁物品案10余起,市場至今從未發生過一起食品安全糾紛問題。
“限塑令”下環保優先
“倡導布袋子,重拾菜籃子”,在市場內一間透明的玻璃牆上貼著一張倡議橫幅。這間神秘的透明房就是市場2008年投入使用的可降解環保袋專賣房。
“這種環保袋可降解,既綠色又環保,而且價格也很便宜,‘馬大嫂’最常用的就是這種350規格的背心袋,只要3分半錢。”王永軍說,“環保袋是統一由杭州一家生化有限公司直銷的,做到平進平出,不賺差價。”
爲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市場不僅與經營戶簽訂了一份“限塑令”協議,協議裏明確提到: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市場經營戶不得向消費者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此外,還將限塑令與攤位信譽評比協議相挂鈎,增強了經營戶自我約束能力。
去年市場共使用環保袋700余萬只,平銷金額37萬元左右。通過長年堅持,取得了明顯效果,固定攤位使用率基本達到百分之百。
網路拜拜, 安養中心,通風設備,公所健保,個資法
- Jun 21 Thu 2012 15:08
背心袋-靖江消費品綜合市場,讓買菜變成享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